阿婆於星期三2017年7月26日在溫哥華綜合醫院安詳去世. 享年93歲.
阿婆名郭麗生. 出生於香港, 丙寅年農曆十二月廿八. 家中排行最小, 生前有2個哥哥, 3個姐姐. 二十一歲與我公公, 張蘇才, 結成夫婦, 先後誕下6名子女: 長子張錦源, 次子張錦輝, 三女張婉玲, 四女張婉雲, 五子張錦華, 孻女張婉珠. 後續有12名孫仔孫女: 張啟耀, 張啟榮, 黃耀昇, 黃耀基, 梁詠君, 鄧凱瑩, 張啟康, 鄧凱欣, 梁誦君, 張文慧, 鄧凱怡, 鄧凱睿 及5名曾孫: 張淳樂, 張翊瑋, 張翊晹, 黃文信, 黃文熙.
7月初我們和婆婆在家裡還有講有笑, 沒想到, 她已靜悄悄地離開我們.
這網頁設有照片和短片讓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阿婆的多年的生活點滴. 若看照片, 請按左邊的 “View Photo Gallery”. 若看短片, 請按右邊的 “Play Video”.
婆婆在家裡的地位崇高, 是家裡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甚至有皇太后和太上皇之稱. 婆婆生前喜歡吃偏甜的食物如夾心餅, 巧克力, 芝麻糕, 白糖糕, 啫喱, 蛋散, 蛋撻, 糖水, 另有咕嚕肉, 螃蟹, 魚柳包等.
從阿婆的生活照片裏能看到阿婆生前是兒孫滿堂, 喜歡熱鬧為人風趣. 我們有幾個從出生開始就和阿婆一起共住相處. 她見證和陪伴兒女和孫兒成長, 湊大我們. 她的重任從在香港的新威園繼續延續到溫哥華的41街. 街坊街理都對她印象特別深刻. 因我阿婆好勁好厲害. 我們小的時候, 她每天都帶我們上幼兒園從鰂魚涌步行到太古. 這是一項勞思動眾的任務, 陣容也誇張, 前面推著一個, 後面背著一個, 左邊拉著一個, 右邊又拉著一個. 她一個人每天就這樣帶著4位5歲以下的小孩子步行上學. 放學後, 她又會帶我們附近的便利店買零食吃. 移民到加拿大之後, 她繼續帶我們上小學. 每天,我們一排6個小朋友上學放學, 一級一級的, 連隔幾條街都看到我們這班鴨子操兵上學. 到中午時候, 她也親自帶午餐給我們6人吃, 風雨不改. 之後再帶另一個小的去另一家幼兒園. 放學回家的時候, 她也會準備公仔麵給我們放學吃.
以前她會獨自坐巴士唐人街買菜, 買武俠小說, 買雜貨, 有時候還帶上我們. 我們病了,去看醫生也是她帶我們去坐巴士去唐人街看病.
我小時候, 她常常教我們待人要有禮,凡是要講 “唔該”. 我們外出的時候, 如她在行人路中看到有垃圾, 她會把她垃圾掃到一邊怕別人踩到這垃圾而摔倒.
到最小的兩個孫女兒都上了小學的時候, 她仍然,連和大舅舅,帶她們上學放學. 上學後, 婆婆和大舅舅會去附近的梅園茶餐廳享受早餐. 每次都會點皮蛋瘦肉粥, 腸粉, 蘿蔔糕, 炸魚柳餐. 但每天總會留一點待我們回家的時候給我們吃. 有時候還特買咖哩牛肉留給我們放學吃.
時間飛逝, 我們也逐漸長大, 沒有查覺到婆婆一年比一年年長. 倒過來, 她的日常生活也開始慢慢需要人照顧. 當然我們沒有阿婆那麼厲害, 可以一個人照顧幾個, 而我們是幾個人輪流幫助她. 這些年 看著我們長大的家庭醫生也有同感, 每次看到我們都對我們說, “以前你們小的時候都是一個一個跟著婆婆來看病. 現在婆婆年老了, 你們是應該攙扶著她來複診.” 每次幫完婆婆無論是扶她去洗手間或給她零食, 她都笑著對我們講唔該或多謝. 我們慶幸有婆婆陪伴我們成長, 也能陪她走到最後.
對於婆婆的離別, 我們是不捨得甚至會有一點不習慣, 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從今我們就永別了. 我們再聽不到您的Hehe的笑聲同埋令人懷念的歌聲. 好高興在我們這生中有緣認識到你也可以做到你的家人. 願婆婆一路好走.
鄧凱瑩對婆婆的回憶和感言:
「阿婆由細湊到我地大。無論係香港定溫哥華,係幼稚園同小學階段,佢每日都接送我地返學放學。最經典都應該係香港接我同梁詠君放幼稚園班時,湊埋鄧凱欣同梁誦君黎接我地。咁就前面推BB車,後面咩住個,左右兩邊個兩個就拖實BB車一齊行。有時放左學仲會帶我地去樓下士多買野食添。夜晚臨訓前就播D講故事錄音帶俾我地聽。有時又會自己講故事比我地聽,仲會唱佢首飲歌,我的家,暗我地訓。
之後嚟到溫哥華,多數阿婆送我地返小學後,會去附近行下,買下早餐食。其實阿婆平時都鐘意自己周圍行下街,買下野食咁。係屋企就會通常見到佢睇下報紙雜誌。到鄧凱怡鄧凱睿返幼兒園時又會湊返學放學 。而呢個係我對阿婆仲比較強身力壯時候印象中的生活,覺得佢好識湊孫,又幾好動。
後來第二次跌親之後,對腳就無以前咁好力,行路少左。之後記性又無咁好。越來越似個大細路。佢口頭禪係有無野食。最鐘意食甜野。以前細個時候阿婆照顧我地。到依家大個啦就照顧翻佢。我起身返工前有份叫阿婆起身食早餐,順便叫佢刷牙洗臉。聽起嚟好似幾簡單,但其實要佢乖乖地做曬所有步驟係有難度既。因為佢係好有性格,唔係好聽話架。咁同埋佢平時又鐘意玩個開門閂門遊戲,既係成日係咁開屋企道大門跟住又關門。其實佢係想睇下出面街D車呀人呀行緊啫。不過我相信阿婆依家已經可能同阿公去左周圍睇野,一齊去佢地想去的地方。我希望阿婆一路好走。
同埋我想講一講就係我知道有好多人都照顧婆婆,但係我想係呢度特別多謝我阿媽。因為佢係每日確保我阿婆係食得好,訓得好。定時定候車阿婆舅父睇醫生,幫佢地攞藥食等等。我媽用身體力行話俾我知,照顧老人家要有好多既耐性同關心。唔好唔理佢地。
當然仲有一位好重要既人,就係大舅父。佢每日定時餵阿婆食藥。而阿婆糖尿可以得到控制。唔好以為餵阿婆食藥好容易,阿婆好多時唔願食架。日頭個個返曬工返學,係舅父睇住阿婆,陪住佢。所以覺得舅父好犀利。多謝。」
梁詠君對婆婆的回憶和感言:
「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記得啊婆的小故事
我小時候對婆婆的印像是覺得啊婆很兇。因為啊婆會用藤條打人。不過現在回想, 那是因為自己實在是太皮了。其實每次打完啊婆都會隔了一會問我痛不痛? 以後還皮不皮? 當時自己當然答不會再皮了, 但是很快我又行動照舊, 每次被打後都學不乖。藤條都換了幾條。不知道其他人記不記得, 但是我有藏過沙藤, 以為啊婆找不到就不會打人, 誰不知啊婆竟然有後備, 最後我當然又被阿婆收拾了。從此我再也不藏沙藤, 因為沒用。
小時候, 啊婆最喜歡叫我"大舊"。因為當時我是幾個表姐妹中最高大的。到溫哥華後啊婆有繼續叫, 不過之後我越變越細舊, 啊婆就沒繼續叫了。我記得前兩三年, 啊婆跟我站在家中的全身鏡前, 阿婆用好驚訝的語氣說"哇~你矮過我o家!" 我當真讓啊婆氣死, 但是我反而覺得這樣的阿婆好可愛。好像個小孩。
啊婆好喜歡看武俠小說。以前我們五個跟啊婆同房時, 啊婆會戴著眼鏡,半躺到床上翹著腿挑燈夜讀。啊婆以前會搭巴士到唐人街買。她通常期期買, 但是也有時候漏了一兩期。我問過啊婆, 漏左幾期, 故事不就不完整囉。啊婆就跟我說 “我看來過癮, 反正我不記得之前講什麼, 漏了就漏了。”
啊婆耳朵不好, 左耳勉強聽到些, 但是啊婆會小小讀唇。所以我通常會慢慢講, 她會了解到大概6, 7成。還有因為我聲線大, 在家大約啊婆只聽到我一個的聲音。但是啊婆好聰明, 比如說叫她食藥, 她開頭會說不吃, 但是你跟她多說幾次, 她就會答說"哎, 都不知道你說甚麼。” 其實她擺明是聽到但是拒絕收聽。
啊婆很好活躍。以前每天都會逛街, 就算只是吃早餐,買麵包,買餸,買報紙她都會堅持每天出去走走。後來啊婆身體變差, 小說沒看, 報紙沒看,街沒出。晚上扶她上床睡覺時, 我會陪她聊一小會。後來都沒了。現在她走了,雖然我真的非常非常捨不得,但是我希望她現在能夠隨意走動,吃她喜歡吃的食物,跟啊公環遊世界。
當初說要分享跟婆婆的點滴時, 其實我曾不知道要說什麼。因為我發現有些記憶竟然有點模糊了。我好難過, 因為舊的事我忘了, 現在也已經不能再造新的回憶。但是我不會忘記婆婆。這一生能夠當您的孫女兒我是何其幸運。」
COMPARTA UN OBITUARIO
v.1.9.5